News
最新研究发现,免疫衰老是导致头颈鳞癌 (HNSCC)患者对免疫治疗产生耐药的关键机制。研究人员通过II期临床试验 (COIS-01)证实,senolytics药物达沙替尼 (dasatinib)和槲皮素 (quercetin)联合抗PD-1疗法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,达到33.3%的主要病理缓解率,且3-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仅4.2%。该研究为克服实体瘤免疫治疗耐药提供了新策略。
本研究通过比较275例活体与243例死后人脑前额叶皮层样本,首次系统揭示近80%基因存在显著表达差异,发现死后组织可能无法准确反映活体脑状态。该成果发表于《Molecular Psychiatry》,为神经精神疾病 ...
本研究针对2024年超强台风"雅吉"在南海东北部的极端快速增强 (ERI)和罕见登陆海南案例,通过多源观测数据与ECMWF、NCEP-GFS、CMA等数值模式对比,揭示了台风路径分歧 (广东41% vs 海南13%历史概率)和强度低估 (模型误差达28 m·s-1)的核心挑战,为南海区域台风灾害防御提供了关键决策依据。
这些发现可以解释糖尿病前期患者的情况,因为他们在夜间表现出脂肪分解的增加。 研究人员认为,在这些患者中,VMH Cckbr 神经元可能过度活跃,导致血糖升高。然而,这些神经细胞只控制脂肪分解,这就提出了其他细胞可能通过不同机制控制葡萄糖水平的可能性。
结核病 (TB)仍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威胁,世界卫生组织 (WHO)2024年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新增1000万病例。尽管英国属于低TB负担地区,但2023年威尔士最贫困区域的发病率达6.9/10万,凸显健康不平等问题。目前关于TB传播风险因素的研究存在地域差异,尤其在低发病率国家中UK本土传播机制尚未明晰。为此,Nicole Pacchiarini团队开展了威尔士首个基于全基因组测序 ...
该研究首次系统评估了伊朗BC患者三大心理维度的流行特征,并发现二级家族史的新关联。但横断面设计无法确立因果关系,且未评估治疗前精神病史可能混淆结果。未来需开展纵向研究验证这些发现。
推荐:针对长期施用肉鸡垫料 (BL)导致金属淋溶污染地下水的问题,研究人员通过模拟降雨实验,探究松木生物炭 (BC)与不同BL施用方式 (地表/地下)对土壤Cu、Zn、Al、Fe等金属滞留的影响。发现BC可显著降低Al/Fe淋失量,但未有效抑制Cu/Zn迁移,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供了新思路。
随着中国真菌感染发病率攀升,快速精准诊断成为刚需。来自全国31个省级地区的研究团队通过横断面调查 (2023.8-2024.4)评估了1009家医院的诊断能力,发现三级甲等医院占78.5%,分子检测等新技术在低GDP地区存在显著资源缺口,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供了重要依据。
为解决草莓连作导致的土传病害问题,研究人员开展合成微生物群落 (SynCom)调控土壤功能微生物与多功能性的研究。通过连续六代草莓盆栽实验结合扩增子宏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,发现SynCom显著提高草莓生物量 (地上部鲜重增加31-70.3%,果实生物量增加171.39-280.71%),降低尖孢镰刀菌 (Fusarium ...
这项横跨日本七家高水平医疗中心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,深入探讨了系统药物治疗后实施手术切除对肝细胞癌 (hepatocellular carcinoma, HCC)患者的临床价值。研究团队聚焦三大核心问题:治疗安全性评估、预后效果分析以及适宜手术人群的筛选标准。
研究纳入平均年龄76.2岁的老年人群,85.7%为Medicare Advantage计划参保者。引人注目的是,图1显示19%患者存在高度社会孤立风险,17%面临严重交通障碍。这些数字背后是冰冷的现实:当患者挣扎于基本生活需求时,如何按时完成频繁的骨髓活检和医院随访?
来自日本的研究人员通过一项回顾性观察性研究,探讨了肥胖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。研究纳入482例无肝细胞癌(HCC)患者,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(BIA)定义肥胖(男性体脂≥25.8%,女性≥36.5%)。经倾向评分匹配后分析显示,肥胖组肝脏相关死亡率显著低于非肥胖组(P=0.02),尤其在非病毒性病因、女性和肌少症患者中差异更显著(P<0.05)。该研究首次揭示肥胖可能通过代谢保护机制改善肝硬化预后 ...
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
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